《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上述条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

(1)8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这两类人还没有完全成熟,身体、心智尚未健全,法律基于保护他们的态度,在行为范围上给他们以限制,主要让其代理人代理其从事有关行为。
这两类人从事的以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1) 纯粹为自己带来利益的行为;
(2)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如一个16周岁的中学生花50元钱买–本词典的行为。如果超出以上两类行为的,该行为的法律效力为待定,需要其代理人来审视判断是否需要追认该行为有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