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530多万人,其中90%为居家养老、10%为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昨天(3月2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了。条例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个方面的养老服务工作和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完善。《条例》施行后,上海市人大将在年内,开展执法检查并进行专题询问,确保条例贯彻落实到位。
居家养老方面,《条例》中提到,相关机构可通过上门、远程支持等方式,为老年人在其住所内提供生活照料、常用临床护理等照护服务以及其他支持性服务。
社区养老方面,《条例》内容涉及社区助餐、文化娱乐、照料护理等服务,同时明确提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四十平方米”。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租赁康复辅助器具等等时,***将给予补贴。
机构养老方面,《条例》要求“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并根据老年人的身心变化动态调整”。记者了解到,就在《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前的3月18日,首批针对养老照护服务评估师的师资培训班,在上海开放大学开班。对于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养老照护服务评估师,后续将建立终身跟踪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