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小贴士——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经典案例:
2013年广西河池周某某传染病防治失职案(免于刑事处罚。简要案情:2013年2月14日,巴马县人民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后订正为风疹。
同月16日,巴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后订正为其他。
同月21日,巴马县人民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后经实验室检验***为麻疹病。
2013年3月5日,巴马县人民医院又收治一例麻诊疑似病例,但没有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而是依据“惯例”先口头向时任巴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的周某某报告,后周某某向中心主任李某(已被判刑)汇报,李某让免疫规划科去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样,但调查、采样后并没有依照规定要求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直报,而是将采样标本存放该中心冻库保存。
2013年3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卓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发现巴马县网络直报并实验室检验***一例麻疹病例,便打电话给李某讲巴马已出现一例麻疹病例,要求其做好防控,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不能出现第二例麻疹病例。
2013年3月15日,周某某又接到巴马县人民医院报告收治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当日其在外出差,就向李某汇报,李某当时在县***参加***工作会议,便发一条短信给中心免疫规划科副科长韦某甲,短信内容为:“某甲,我在县里参加***会议,县医院儿科有一例疑似麻疹,你现在上去调查核实相关信息及技术处理,不得再上报了。”
韦某甲收到短信后,便带免疫规划科的其他同事到巴马县人民医院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采样,并依其理解的“技术处理”让医院的医生在病历上将“麻疹”更改为“***”、“支气管炎”等,并根据李某“不得再上报”的指示,要求医院不能进行网络直报。
调查、采样回来后,李某也没有依照规定要求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网络直报,而是将采样标本存放该中心冻库保存。
周某某出差回来后,韦某甲向其报告该例麻疹疑似病例的处理情况,周某某对此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对瞒报麻疹***表示认可。
2013年3月26日,周某某再次接到巴马县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麻诊疑似病例,该患者为巴马县甲篆乡甲篆村金边屯人,入院时间为3月23日。
周某某接到报告后向李某汇报,李某让周某某带人去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采样,并让周某某告知医院不能进行网络直报,病历诊断上不能出现“麻疹”字样。
后周某某依李某的指使传达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
后周某某等人进行个案调查及采样后并没有依规定进行网络直报,而是将采样标本存放该中心冻库保存。
同月29日,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在该医院***的巴马县一例麻疹病例,患者为巴马县甲篆乡甲篆村金边屯人。
依据麻疹暴发定义,巴马县甲篆乡甲篆村金边屯在10天发生2例,已达到麻疹暴发的标准。
2013年4月10日上午,巴马县卫生局召开***防控协调会,参加会议的人中有卫生局领导班子、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正副院长及李某,会上黎某(已被判刑)再次强调在医院救治记录上不要出现“麻诊”字样,不能进行网络直报。
县人民医院分管儿科副院长会后交待儿科按卫生局要求在病历上不出现“麻疹”字样,可改为“***”、“支气管炎”等,该医院儿科医生在周某某等人的指使下先后更改10多份麻诊病历。
当天下午,巴马县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科医务人员黄某乙收到两例麻疹病例报告卡,于是请示该医院分管副院长,其就要求黄某乙向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报告,黄某乙就拿这两份麻疹病例报告卡去找周某某,周某某接收报告卡后说由中心免疫规划科处理。
次日,黄某乙又收到两例麻疹病例报告卡,于是电话报给周某某,周某某就带科室人员到妇幼保健院进行个案调查和采样,但也没有进行网络直报和将样本送检。
从2013年3月15日至4月14日,医疗机构发现的每一例麻诊病例均按巴马县疾控中心等单位的要求,不进行网络直报,而是报告给周某某,后周某某汇报给李某,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采样,先后共采样27份,采样标本均存放中心冻库,没有及时送检。
2013年4月14日晚,自治区、市卫生(厅)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专家组到巴马县调查核实麻疹***,发现巴马县有瞒报行为,要求巴马县按规定网络直报,及时将采集标本送检。
当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采集的27例瞒报麻疹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专家直接在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
2013年4月15日,在巴马县人民***召开全市麻疹***防控工作会议,区、市及全市各县卫生系统领导参加,会上通报巴马县麻疹***,部署防控救治工作。
4月15日以后各医院按规定如实网络直报并补报之前瞒报的病例,各项防控救治工作按工作方案进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5月3日发布的《广西巴马县麻疹暴发***处理情况(续报)》、河池市人民***于2013年5月22日下发的河政发(2013)25号文件《河池市人民***关于巴马县瞒报假报麻疹***的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于2013年7月9日下发的桂卫疾控(2013)33号文件《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巴马县麻疹暴发***的情况通报》,都指出巴马***暴发原因之一是瞒报迟报***,错过最佳处置时机,导致***蔓延扩散。
2013年8月5日,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2013年巴马县麻疹***结案报告》证实:截止6月28日,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报告麻疹病例540例,排除12例,***528例,除死亡1例,其余527例经治疗痊愈。
***出现两个流行峰:4月1—8日出现第一个小流行峰,发病22例;4月14日—5月13日出现第二个大流行峰,发病432例。

***发生、蔓延的原因之一是“瞒报迟报***错过最佳处置时间”。
案后,周某某在检察机关立案前询问时如实供述其全部犯罪事实经过。)
2.法条:
第四百零九条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释字〔2006〕2号)
4.犯罪主体:
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5.既遂标准:
结果犯,传染病防治失职必须造成实际损害方可构成既遂。
6.责任形式:过失
7.量刑幅度:
一档刑期,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