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表面上看起来并无相似之处,但实际办案中二者很容易混淆,所以在此作以对比区分,供大家参考: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首先,从概念上看来,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表现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或者以假货充当真货、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而假冒注册商标罪比较简单,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相同的商标。
其次,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二个罪名存在竞合部分,如果存在竞合情形,则按照量刑更重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但竞合的前提是不仅使用了他人的注册商标,同时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系假货或者不合格产品。比如李某向他人供应某品牌钢材,因为品牌钢材价格高昂,所以为了降低成本,李某从某个小作坊处购买了完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贴上某品牌商标。李某的行为既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又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应当按照生效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
但如果李某购买的系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合格的,仅仅是因为名气不够所以价格较低,然后贴某品牌商标出售,那么其行为就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而仅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现实中很多案件都容易把上述情形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所以一定注意区分伪劣产品的性质。
第三,在对上述两个罪名进行辩护时应当从情节和数额认定上多下功夫。另外在进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辩护时一定要注意商标是否注册?注册的具体种类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