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的认定标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章第二节机动车通行规定第六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疲劳时,会造成行车中反应迟钝、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路面交通情况并采取准确的驾驶操控措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疲劳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力、感觉、知觉、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等诸方面。疲劳驾驶的危害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何避免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的认定标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大全)

1、座椅高低适中:座椅过高,驾驶时驾驶员容易驼背,即使保持挺直姿态,也会显得僵硬,不方便操作。

2、座椅前后恰当:前脚掌踩在离合踏板上,完全踩死时,整条腿仍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这样事故发生时可以有缓冲空间,同时也可减轻腿部疲劳。

3、身体与方向盘有一定距离:身体与方向盘较好的距离是,当手臂伸直时,手腕恰好可以搭在方向盘正上方轮辐上。

4、座椅可稍微向后倾斜:这可让身体在驾车时保持平衡,缓解颈部与背部的压力。对于没有腰部支撑功能的车辆,可以在背部与座椅空隙处加个腰垫,长途驾驶感觉更舒适。

5、多休息:对于长途驾驶来说,每两个小时就要主动靠边停下来,下车休息10到15分钟,眼睛向远处看看,扭动扭动身体,放松放松脚踝。

6、多注意饮食调剂: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知道有的食物具有安眠、催神作用,在驾驶之前就应该避免食用,如:牛奶、香蕉、肥肉及含酒精类食物!

7、行车时多通风:在驾驶过程中已经感觉困乏时,还可以打开车窗通通风,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嚼嚼口香糖,涂抹风油精(体神香露效果更好,防疲劳驾驶必备品,本人一直在使用,效果显著)犯困时涂一些在人中穴上然后深呼吸,可保持大脑清醒,减轻疲劳。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拉伸一下手指,抖抖手臂,扭扭脖子,眼睛尽量向远处看,总是盯着中心线易让视觉疲劳。

8、控制速度:高速行驶时易使驾驶员神经紧张,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以略低于正常速度行驶可减轻精神压力,降低疲劳。同时,行驶时尽量减少超车,减少等动作,也可减轻疲劳

交通安全是我们永远的话题。开车是一项既耗体力又费脑力的重负荷劳动。驾驶员长期坐在几乎是封闭的驾驶室内,全身肌肉时刻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思想高度集中,时间长了生理和心理上消耗的能量若得不到即时地恢复和调剂,便会导致疲劳,产生心情烦恼,易发火,浑身无力现象,疲劳会使驾驶员的感觉器官出现障碍,从而使反应变得迟纯,判断产生失误,疲劳驾驶是安全行车的天敌,60%以上的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9)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