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概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知识点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知识点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类,分别是口头传统,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与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知识点3: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知识点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中国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2011年截止,***于2006年、2008年及2011年共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19项,并于2008年及2011年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311项。

知识点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

中国主要采取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中中国已建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概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知识点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于2011年2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并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非遗法》分六章共45条,字数4700字左右,其亮点在于立法保护非遗传承人并引入退出机制,并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财政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1)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