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网络营销合法吗(网络营销的正确理解)

上市,然后原始股暴富,甚至原始股也作为金融产品搞涉传多层次营销用来圈钱,这是涉传企业和庞氏骗局常用套路之一,因为兜住借新还旧的泡沫,原始股是个看似合理较难指责的理由,上市圈钱似乎就是人际网络营销的最终幻想。

尽管这个口号被用过很多次,但真正上市还能存活的,唯独只有一个云集,而且云集的原始股并未被拿出来兜售,按舆论对瑞幸咖啡的嘲讽思路,云集圈的钱,确确实实是美国韭菜的钱补中国的窟窿,有那么点意思。

最近,云集营收下滑,股价接近退市红线,这个独苗神化故事,又会演绎出多少个解读呢。

人际网络营销合法吗(网络营销的正确理解)

人际网络营销,相当程度上等于传销,最少最少也是个”涉嫌传销”的标签,尽管原则上来说涉传、传销、传销罪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法律含义,但因《禁止传销条例》让他变成先天性污点,或者说是原罪。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三十余年,没有企业能够彻底甩脱这个原罪,哪怕是直销拿牌企业,每个人脑门上还是贴着这个原罪,往往还是罪行累累。

在舆论感受中相比,云集似乎比直销企业这份原罪要轻微的多,因为入门费低到只有几百块钱,尽管每一个新闻报道几乎都会把“涉传罚款”捎带上一嘴,但确实没有引起强关联的恶性事件,这显然比一众直销企业要干净的多,比那些非法集资的原始股庞氏,自然是太干净了些。

在负面视角里,云集如今因业绩下滑,似乎又验证了非黑即白的“涉传必死”结局,若要闭着眼睛带节奏自然可以这么简单理解,毕竟这是某条例赋予的权利。

但梳理下上市后云集的数据,发现并非这种想当然,再多想一些,显然还有些事情没有被发现。

上市前后的数据:

2018年至2020年,云集净亏损逐渐增大,分别为-5968.80万元、-1.26亿元、-1.46亿元。营业总收入呈现减少趋势,从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130.15亿元、116.72亿元、55.30亿元。

今年一季度以来,公司的营收不断下降,但净利润有所改善。其中,今年一季度净利润-382.30万元,同比增加70.84%,二季度净利润为1701.40万元,同比上涨242.38%。营收方面,今年一季度6.75亿元,同比下降59.05%,二季度5.71亿元,同比下降61.62%。(摘自新京报贝壳财经数据)

财报中的会员数据:

2017年2月云集付费会员总数突破100万人,2018年8月15日付费会员人数达到500万。截至2019年6月30日,付费会员1077万人。此后,爆发式增长逐渐止步,据官网显示,目前云集拥有1380万会员。(摘自新京报贝壳财经数据)

转型期策略

显然,数据中人际网络的退热效应表现的很平淡,云集整体节奏掌控的相当不错,上市前后(或者直白的说是罚款前后、改制度前后)增量依旧不错,增长和下滑没看到明显的断崖,这些过程中监管督促起到了多大作用,内部调整积极性又有多强烈,数据很难体现出来,需要“内幕爆料”

云集转型期间的策略手法,应该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只是非常可惜,这么干的货,无法见诸于报端。

讲这个,是因为此类企业的改变大多是外在压力导致内在改变,监管本来不涉及具体技术问题,改变大多数都是被动式。怎么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度,在合适的时机来一个合适的监管大耳刮子,只怕还有更多的随机性。

毕竟,转型期操盘经验的分析,还要看转型前期企业本身的特质,制度模式一方面,受众基因更重要,这些经验的匮乏会让监管更躁动,搞研究的人不愿意公开,或者不敢或者不能,最终实际结果就是继续传销的混乱。

多少次原始股骗局才换来一次真的上市,真相似乎与我们擦肩而过了,没有透明就没有梦想蓝图,也许最终幻想依旧还是幻想。

最终幻想CG

也许一百个云集才能改变条例,但三十年来就这一个云集的经验还没人珍惜,看不到有人去拉把手,同类围观异类嘲笑,只怕这才是所谓人际网络最可悲的视角。

迷失的定位

战略定位问题在上市后似乎更多,这可能涉及到主流电商的认知局限,相对人际网络对内教育为主,会员电商的培训教育是否沿袭直销经验而来;若如此教育方向主要对内培训,而非对外普遍化,这个模式无疑会继承直销缺点,失去电商本质层面(直面普通消费者消费惯性)的优势,也不知道是不是市场定位失败的根本原因。

按易铁的个人惯性,是从来不相信人际网络中的高手能在主流商业领域出彩,更别说引领创新了。

理由大概以下五点:

(注:以下观点判断基础来自于,云集创始团队有大量直销经验)

  • 善于复制,因低调胆怯创新,这是法律困境;
  • 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善于忽视客观规律,直销惯性误区;
  • 善于对内,不善于对外,没搞清楚内外有别,不知道边界,或者说善于模糊边界,不善于厘清边界,这是直销认知惯性;
  • 善于搞定少数派,不善于搞定多数人,或者说内稳压力大于留新压力时认知有问题,这是人际网络顽疾,似乎与传统电商思维相克,但云集转型时这个问题不突出,后来的问题也不知道是否于此有关,这是非常好奇的地方;
  • 在以快打快的直销氛围里混时间太长了,没人相信慢就是快,毕竟收割太容易了,不过云集似乎也没这个问题。

不论云集模式本身的局限,能解决一两个可能性,就有值得琢磨的地方。把这几个铺开说应该是没人信,不会有阅读率,关键还缺乏一手信息,索性省点精力得了。

对人际网络合理运用转变参与者认知,云集有一定正面意义,起码转型期是相对成功的。很希望有一个涉及培训教育的剖析,作为市场中最大变量主体的人的思想变化过程,离开培训教育单纯说市场,是偏颇的,起码对这个最终幻想缺乏想象。

以上只是简单推理,仅供参考,我想了解云集内部培训机制,如有交流空间请留言交流,有云集的店主若有想法,也可以聊聊感受,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30)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