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一种公民自主生产经营的形式,是我国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法律的一项基本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其中当然也包括维护交易秩序公平有序进行。法律需要对各个经济组织的组成形式、权利义务、职能地位等进行明确规定,使各个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内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作为我国基本经济组织之一,一直以来也是法律的重点关注所在。
一、 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定义
个体工商户是指经合法登记,以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进行经营的民事主体。个体工商户实际上与自然人(户)是一回事,不同的是自然人(户)的经营属性需要经过许可而已。自然人(户)在经过许可后,具备了在特定行业范围内从事经营的资格,成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具备经营资格后,就需要为满足经营需要而招用人员、布置经营场所、对外进行营销活动等等。这一系列行为均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个体工商户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大影响。我国很多大型企业,最初就是从个体工商户发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组织形式简单,有利于更多的民事主体加入,繁荣经济。

二、 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民事主体之一。其有权利起字号,对外从事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在诉讼中以登记业主为诉讼当事人。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时,以二者为共同诉讼人。有字号的,则需要列明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