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案类似于前不久娱乐圈的一件敲诈勒索案件,前女友陈露向歌手霍尊索要900万分手费,并以曝光微信聊天记录、毁坏其名声为由,威胁霍尊,迫使霍尊支付了65万分手费。谈恋爱或者分手,均是恋爱自由的正常表现,但是,陈露却索要900万分手费,明显缺乏合理、合法诉求,该行为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是一起涉嫌敲诈勒索的刑事犯罪。当然,如果霍尊是自愿支付分手费,并且自愿签订分手费协议,陈露因为霍尊不愿意支付分手费,陈露基于分手协议起诉到法院,该行为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敲诈勒索。
回归到本案,陈某的施工队无资质施工,并且毁坏了余姓村民祖坟及生态林,村民索要5000元的诉求,属于民事纠纷,并不构成敲诈勒索。
互联网公司编辑配图:敲诈勒索罪
2.如何证明索要钱财的理由是合理、合法的,是争取无罪的关键。
陈某因为缺乏施工资质,将余姓村民祖坟及砍伐了村小组生态林,造成了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余姓村民要求陈某的施工队进行赔偿,属于合理、合法诉求。
那么,如何证明余姓村民的诉求是合理、合法的?成为了本案脱罪的关键。
(1)在案证据材料中的《施工合同资料》、某公证处的《公证书》以及《转包合同》等相关的书证,均不能证明陈某具有合法的施工资质以及施工内容。陈某施工的合法性无法得到证明。
(2)余姓村民在笔者的专业指导下,依法向有关部门调取了相应的生态林卫星地图、管区大队证明、被毁祖坟及生态林的现场照片及视频等证明材料,证明了陈某系非法施工,且毁坏了余姓祖坟及生态林的违法事实。
余姓村民阻扰现场施工,并不属于敲诈勒索中的“威胁或要挟”,而是出于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继续遭受侵害。因为如果余姓村民不依法阻扰陈某继续施工,余姓村民的合法权益将会遭受更大的侵害。
即使导致陈某施工队无法继续施工,并造成陈某施工队的直接经济损失;该不利的法律后果,并不是由于余姓村名阻扰施工所导致,而是陈某没有施工资质、违法施工以及超范围施工所导致,该不利的法律后果均是陈某及其施工队所为,应了俗话说的那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敲诈勒索罪的规定,笔者认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应当首先考虑是否基于合理的请求权,是否使用了“威胁、要挟”的方法索要非法利益,索要的非法利益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定罪量刑标准。
因此,如果是基于民事纠纷或者民事侵权行为,向对方索要赔偿财物或者高额赔偿,不应按照敲诈勒索罪进行刑事立案,而应按普通民事纠纷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