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自从提出后,就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在媒体的一份调查中,有超过8成的人不支持延迟退休。其实,很多人不支持的原因,是担心统一延迟到65岁,或者是其它年龄,总之就是要延后退休。毕竟我国目前的退休制度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男性到了60岁,女性到了50岁,55岁,就必须退休。
对此,前段时间人大代表孙维发文表示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弹性退休机制,比如以60岁为标准退休年龄,上下15岁浮动,也就是最低可以允许在45岁就退休。这种弹性退休机制,立即受到网友好评,很多人认为就应该给大家选择退休年龄的权利。
我国人口众多,岗位多样,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强制性退休年龄来执行,确实是不合适。愿意早退的就早退,愿意晚退的可以晚退。只不过还是按照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原则,如果你想早点退休,那领取的养老金就少,如果晚退,那养老金自然也多。
目前,已经有两个省已经开始试点延迟退休,今年1月,山东和江苏都下发了文件,提出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要延迟退休。山东针对的是技术工种,延迟最长不超过3年;江苏没有限制人群,最少要延迟一年。
这算是很小范围内的试点,而且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只不过没有退休年龄的弹性选择。
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目前延迟退休征求意见工作已经完成,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也呼之欲出,种种迹象显示,2022年延迟退休政策将推出。不过,涉及到所有人利益的延迟退休,很有可能会先进行试点,然后有5年的缓冲期,最快可能会在2027年全面实施。
既然延迟退休无可避免,那具体会怎么执行呢?其实,之前就提出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16字原则。
首先,不会一***切,而是会弹性实施。就如李维代表所提出的建议一样,不再执行之前的强制退休年龄制度,而是会有一个标准年龄,很可能是65岁,然后个人可以选择早退,或者是晚退。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可以早点退休,而从事科研等工作的专家,可以选择晚退。
其次,小步调整,这个是指退休年龄。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比较早,特别是女性有两个退休年龄,未来很可能合并成一个年龄。然后每年延迟几个月,逐步延迟到标准退休年龄。也有专家建议女性先行,比如50岁就退休的女性,先延迟到统一的55岁退休年龄,之后再一起延迟。
延迟退休涉及到所有人退休后的养老金问题,所以制定方案会考虑非常全面,也会非常谨慎,必然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个人来说,也不必担心,预计自我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很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