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要歧视他们,要给他们信心与力量,增强他们戒断毒品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坚定戒除毒品的信念。
第二在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时,要关心、支持、开导他们,用家人爱的力量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阳光的生活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在他们生活困难时,社区、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家人要及时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关爱和温暖,让他们不自暴自弃,战胜眼前的困难,恢复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四家人社会要监督他们,避免他们再与其毒友接触。
第五要严格按照社戒社康办的要求,定时不定时参加尿检,消除侥幸的心理,防止“再吸一次就不吸”的心理从而彻底断绝吸食毒品的念头,从而真正戒断毒品。
针对复吸率居高不下的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戒毒场所正在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来巩固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对纳入后续延伸照管工作站的解戒人员,持续开展对戒除强戒的回归人员关心,帮助和帮扶工作,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成绩,在照管工作站照管区域内,操守保持率大幅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戒断率,降低了复吸率。得到了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1、进行建档立卡工作。
2、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尿检,对在家的照管对象按年内每月一次尿检,两年以内一季度一次尿检,两年以上的半年一次尿检,在外务工的,在过年过节或有事回家开展不定期尿检。
3、坚持定时不定时的回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开展相应的帮扶活动。
4、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就业帮扶活动
5、在每年的6.26前后开展禁毒法律法规宣传和团体心理辅导、座谈活动。
6、积极当地***、居村委会沟通协调落实社保、医保、子女落户、就学和戒毒脱贫等工作。同时在他们思想出现波动时积极介入引导,开展帮扶谈话,防止他们再掉入复吸的深渊,在家庭关系产生矛盾时积极帮助调和,修复家庭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帮扶措施。目前照管的照管对象,操守保持率达40%。
案例:
今年32岁的小李,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是家中独子,医科大学毕业后,小李在一家市级医院有着稳定的工作,在一次朋友的生日上,因好奇心作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海洛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原本美好的生活,在他沾染上毒品后都化为了泡沫,本应救死扶伤的他开始掉入无底深渊。
吸毒以后的小李,对病人不再热情,对家人不再关心,对自己不再约束,每天都沉迷于毒品带来的快感中,甚至可以把急诊病人扔在一边,在自己的毒瘾得到满足后才去救治。家人发现他吸毒后,用尽各种办法帮助其戒治,可是小李每次都口是心非,一边欺骗着家人,一边继续吸毒。父母渐渐对其感到失望,妻子也离开了他。
2020年6月,小李因吸食海洛因被当地公安机关查获,并被裁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小李说:自从吸毒以后,思维就变得不再正常,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可悲、可恨。可笑的是只满足于毒品,可悲的是从前的美好不再重现,可恨的是道德的沦丧,曾几何时毒品犹如附骨之蛆一样,吞食了我的生活我的一切。我恨,我痛恨毒品和从前***冷漠无情的自己,而现在我终于明白,想彻底戒掉毒瘾,必须战胜的就是从前的自己。
他曾是优秀退伍军人
张某今年49岁,部队退伍后一直在某乡镇的***部门工作,因工作原因,张某去省城开会时,顺带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并接触到了冰毒。张某一开始对于冰毒这种新型毒品一无所知,他的概念中海洛因才是毒品,在知道冰毒属于毒品后,他认为自己意志坚定,不会上瘾,放任吸食毒品,无收敛。因长期吸食冰毒,张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心率长期保持在100次/分以上,时常出现气短、气喘等情况,可张某并没有在意,继续吸食冰毒;他的哥哥和弟弟在多次劝阻无效后便放弃了对他的约束,任其放纵。
张某于2020年12月,被他人举报吸食毒品,随后公安机关将其查获并被裁定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张某说:现在的我后悔万分,冰毒让我的身体千疮百孔,更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打击。多年的吸毒生活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消耗着长年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透支着我剩下的生命。我曾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是***的工作人员,但我并没有时刻警醒自己要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反而不停地放纵自己,真的不该!现在我在接受矫治后,才知道冰毒多么可怕,也明白了我的余生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