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群众对于什么样的年龄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经常混淆,现在本人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汇总供大家学习,希望能有所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经于(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该修正案将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修改。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典对民事行为能力也进行了修改。
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十二周岁以下的人。
特别提示:这里所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B、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特别提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广大群众对于什么样的年龄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经常混淆,现在本人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汇总供大家学习,希望能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