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单位,而是灵活就业怎么办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至上限之间的范围内自愿选择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以我所在的地方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在3453元至17265元之间,但缴费比例为20%,全部由个人承担。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额在690.6元至3,453元之间。
如果没有参加工作,也不想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那有什么其他养老保险可以参保呢?有的,这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一般只要具有本地区户口,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期未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未领取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城乡居民,可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不同于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按月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我们省目前设定的缴费标准,共分为12个档次,分别为每年200元、300元、 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等。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为什么说多缴多得呢?这是因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养老保险待遇也是支付终身的。只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待遇,即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缴费满15年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增加4元,目前我所在地方基础养老金为230元。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比如若每年缴2000元,缴存15年,则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为3万元,退休后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0000÷139=216元。加上基础养老金每月230元,实际全额养老金为446元。基础养老金也会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而增长。
总之,基本养老保险分为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种。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由从业人员或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不缴纳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无论缴纳哪种基本养老保险,都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纳标准越高,缴纳年限越长,最终的养老金也会越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