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无效的原因有哪些(讲解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行政处罚没有依据或者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不仅要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还必须满足行政处罚于法有据、正当程序与主体合法等程序性价值。新修订《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无效情形的规定,相比于修订前呈现出系统化、明确化、精准化的特点。

一、本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没有依据的,行政处罚无效。即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作出处罚时必须要于法有据。这里的“没有依据”既包括没有法律依据,也包括没有事实依据。

关于法律依据,根据本法第16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关于事实依据,行政处罚主体在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以事实为依据是行政处罚的前提,行政处罚缺乏事实依据的,行政处罚无效。(weifajujiao.com)

二、本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处罚无效。这里的“行政处罚主体”必须具备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必须享有行政处罚权;第二,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三,必须能够独立承担因行使行政处罚权而导致的不利后果。

根据本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处罚权,其作出的行政处罚无效;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超越法定职权范围作出行政处罚,属于本法规定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情形,该行政处罚无效。

三、本条第2款规定,违反法定程序构成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处罚无效。这里要正确理解“重大且明显违法”,首先,重大与明显违法要同时具备;其次,如果程序瑕疵严重损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也应当认定为“重大且明显违法”。

行政行为无效的原因有哪些(讲解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5)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