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电视上,我们总是能听到某某犯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有人就奇怪了,这些犯人都被判死刑了,为什么不立即执行,还要缓期两年呢?
我们都知道,死刑,是对一个犯人最高级别的***罚。不过,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国家对判处死刑的原则是,能不判死刑就尽量不判。除非犯人真的罪不可赦,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都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如果犯人未满18岁,或者身怀有孕,又或是年满75周岁,那就不适用死刑了。一般来说,在执行死缓的两年期间,如果犯人的表现良好,没有出现故意犯罪行为,期满后就会减为无期徒刑,也算能捡回一条命。
如果犯人在两年内,不仅表现好,还获得过了重大立功。那么期满后,将减为25年有期徒刑,拥有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机会。
不过,如果死缓期间,犯人屡教不改,再次犯罪。那就不好意思了,一经最高法院核准,犯人将被处予死刑立即执行。
总的来说,任何逾越法律红线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罚。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还是要好好做人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