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处罚法全文解释(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国家的法律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违法主体的生理、心理变化做出适当的修改。

治安处罚法全文解释(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改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成熟期提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衰退期延后,对于现行法律条款也应该适时进行修改。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前三款应该修改。

第二十一条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3、70周岁以上的;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应当修改为: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2、70周岁以上的,经省级医院诊断证明,不宜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可以不执行行政拘留,但殴打他人,寻性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敲诈、讹诈,危害公共安全的除外。

3、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不能修改。

4、取消第二款的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