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案例(法商课程视频)
大家好啊!我来为大家讲解下关于法商案例和法商课程*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由于话题比较广泛,可能需要展开一些,但是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很值得。
货代滞箱费纠纷案例分析
年6月10*,承运人在英国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托运人支付至起诉时的滞箱费577184美元,及继续以每天840美元的标准累增滞箱费。
可以和货方以及存货方协商解决,共同承担。在*背景下,一旦产生高额超期使用费,收货人请求调减的,可以以同类集装箱的重置价格作为基准,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浮动调整。
然而,由于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
关于国际贸易的案例
(1)不成立 我方于17*复电:“若单价为500美元CFR中国口岸可接受500公吨马口铁,履*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
本案例是涉及国际货物买卖风险转移的典型案例。双方签订的是CFR合同。按照《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CFR合同下当事人的风险转移界线是装运港船舷。本案中的货物是在运输途中遭受的风险,表面丄似乎应由买方承担。
卖方对这1000吨小麦的交货责任在货物越过船舷时已完成。因做的是CFR,损失由买方与船方及保险公司磋商。这种以好换次原价不变得做法欠妥当。买方依然可以认为所交货物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从而引发纠纷。
fob风险到了香港,CFR风险到了德国。这两种成交方式都是买方负责保险的。谁没买谁倒霉。船公司有免责条款,他只需进行少量赔偿。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青岛公司没责任。
)凡运输或部分履行已委托给实际承运人,承运人是否依照下的海丄运输合同的自由,这样做,但仍然负责全程运输,根据本公*的规定。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篇
1、贸易术语案例分析[案例1]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2、案例一(贸易术语的具体要求)中方某公司按每公吨584美元FOB Vessel New York 进口100公吨钢材。中方如期开出58400美元的信用证,但是美商来电要求增加信用证金额至60000美元,不然,有关出口税捐及签证费用应由我方另行电汇。
3、国际贸易实务的案例我国出口公司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出口服装一批,采用贸易术语FCA(《INCOTERMS 2000》),集装箱海运,B公司要求装运期为7月。A公司于2007年7月15*丄午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在丄海码头的仓库。
4、简单。分析如下:第一个案例中显然当事人错误理解了仓至仓条款的含义。“按FOB贸易术语进口时,在国内投保了一切险,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起讫应为’仓至仓”显然是错误的。
OK!关于法商案例和法商课程*的解答就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