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姻继承

监护人的确定「监护人的确定顺序」

2023年10月05日 02:52:07 婚姻继承 51 作者:小律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聊一聊监护人的确定和监护人的确定顺序相关的问题。这两个主题非常广泛,因此在探讨它们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是我相信,在理解了这些话题之后,你们会受益匪浅。

如何确定未成年的监护人

1、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按下列顺序确定:(一)父母;(二)祖父母、外祖父母;(三)兄、姐;(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监护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

3、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4、未成年人怎么确定 法定监护人 《 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起施行)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 监护人 。

如何指定监护人

法律主观:监护人的指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法律主观:申请指定监护人程序是: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确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法律主观:老人如何指定监护人,老人的监护人一般是由所在地居民委员会进行指认,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有法院进行指认。,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怎么确定对方是监护人

1、协议监护,是指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遗嘱监护,是指被监护人的父母用遗嘱为其指定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2、监护人的确定方式: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为其法定监护人。但若其父母**或丧失监护能力的,则按照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人员按照顺序担任监护人。

3、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4、监护人 的确定方式主要有哪些? 监护人的设立即监护人的选任。对此,存在四种方式: (一)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

5、法律分析: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或者无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

6、如何协议确认监护人? 依照《民法通则》确定监护人时,应依据监护人的监护顺序、监护能力、对被监护人有利等因素认定。

离婚监护人应当如何确定

法律主观:离婚一般无需另行确定子女监护人的,因为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且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监护人仍是父母双方。法律规定,小孩的监护权在孩子父母离婚后仍归父母所有,不因离婚而改变。

离婚监护人的确定方式是父母是未成年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监护人,夫妻离婚除非有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监护权的行为的,父母依旧是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不会因为离婚就取消监护资格,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是跟随拥有抚养权的一方走。

第三十条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感谢您选择阅读我的监护人的确定和监护人的确定顺序问题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于这些内容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欢迎与我沟通。

关于我们

热门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提供免费的相关法律咨询服务 冀ICP备2021006353号-11 7b187667a67c73fa1aff68cfa6e60a31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1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