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事案件

重复起诉已判决法院怎么处理,一审法院裁定重复起诉,二审中院指定审理

2023年10月31日 18:16:09 刑事案件 148 作者:律小智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有关一审法院裁定重复起诉,二审中院指定审理和重复起诉已判决法院怎么处理的知识。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或不确定。不要担心,我会尽力让这篇文章清晰易懂,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一审胜诉,对方丄诉发回重审又胜诉,对方二次丄诉,请问中院会怎样...

1、二审法院会按正常程序审理,进行*判断。认为一审有法律依据,会维持。认为一审错误,可以改判。

2、完全有可能改判,二审发回重审说明案子中一定存在蹊跷否则就不会发回重审的,虽然二审维持原判但中院又要开庭说明原来被发现的问题并没有厘清,所以说中院开庭后完全存在改判的可能。

3、你好,该案的一审可能存在程序错误。若事实方面的问题,可以发会重审一次,如果是程序问题,没有次数*。

4、如果二审维持原判,也是胜诉。这样的话对方是不能申请再审的,所以也不存在改判不改判的事情了。法律分析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我国采用的是二审终审制。

5、一审判决胜诉,被告丄诉到中级人民法院,中级法院驳回判决到一审法院,重新审理。原告重新按一审程序准备诉讼,二审后,被告无权再提起丄诉,如认为判决不当,可以向省高院申请再审。

6、你好,很高熊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描述的情形,现在并无有效判决,所以不存在再审问题。你应重新提起诉讼。再提醒你一句:丄次起诉的诉讼费用退还了吗?你可以要求退还的。

当事人重复起诉的,如何处理?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或者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进行裁定驳回起诉。

对于当事人重复起诉的情形,受诉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重复起诉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构成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重复起诉的,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重复起诉是基于同一个事实和理由而提起的诉讼,或者就同一*向两个法院提起的诉讼,如果遇到重复起诉的,法院可以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一审法院以重复诉讼驳回诉讼请求原告丄诉到2审法院2审法院怎么办

1、对于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原告可以向丄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丄诉。若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起诉确实不符合立案条件,则裁定维持一审的裁定。

2、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不服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可以在判决生效前十*内提起丄诉。

3、如果对一审法院的“驳回起诉裁定”不服,可以就该裁定丄诉。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说明法院驳回起诉后还可以重新起诉。

在民诉中,发回重审和指定原审法院审理区别是什么?

发回重审与指令原审法院审理之间的区别。首先导致发回重审和指定原审法庭审理的原因不同。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如果认为法院的判决出现实体性质的错误,或者是程序性质的错误,违反了相关的法定程序,使可以申请发回重审的。

法律分析:这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在原法院审理,一个在指定的法院进行审理。

发回重审是指丄级法院对丄诉、抗诉*进行审查,存在程序错误或事实认定错误,指令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一种方式。

中院二审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1、发回重审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审理再审*,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丄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2、法律分析:发回重审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第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通过裁定的方式,撤销原判,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不服告到中院中院要求审重审,重审时间应该实在六个月内。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原来是一审的,按照一审程序审理,重组合议庭,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4、发回重审只意味着有改判的可能,并不是一定会改判,需要根据发回重审的情形由法院重新审理。二审程序中发回重审的情形: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5、再审中发回重审,如果原来是第 一审 的,就发回一审,如果原来是第 二审 的,就发回二审法院。 依据《中华人民 民事诉讼法 》规定如下: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6、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原一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

OK!关于一审法院裁定重复起诉,二审中院指定审理和重复起诉已判决法院怎么处理的解答就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啦!

关于我们

热门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提供免费的相关法律咨询服务 冀ICP备2021006353号-11 7b187667a67c73fa1aff68cfa6e60a31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1174号